?
1、 人員核實
(1) 食堂投入使用前,食堂全體員工應調查整理休假期間的生活史、旅行史等資料,并按防疫要求進行管理;
(2) 從事直接進口食品接觸工作(包括清潔作業區內的加工制造、切菜、配菜、烹飪、面食、飲料配送、過菜、餐飲具清洗消毒等工作)的員工,應當取得合法有效的健康證明;
(3) 對食堂全體員工進行日常健康檢查,實行晨檢制度,做好記錄和檔案,對發熱、腹瀉、咽炎、皮膚創傷或感染的員工不得安排工作;
(4) 所有在職食堂工作人員應佩戴口罩,并按要求及時更換口罩。廢棄的口罩應按有關規定安全處置。食堂工作人員在準備食物前、飯前排便后、接觸垃圾或其他與加工食品無關的行為后,應按要求洗手。
2、 環境衛生
(1) 加工場所應當保持清潔:墻壁、天花板、門窗、排水溝、操作平臺、食品加工器具等設施設備應當保持清潔,地面不得有可能影響食品加工經營安全的損壞、脫落、積水和積垢;
(2) 保持加工現場的通風,確??諝饬魍?、清潔衛生。對人員活動頻繁的就餐場所地面和物體表面,每天至少進行一次預防性消毒處理;
(3) 用餐前對就餐場所、作業場所、設施設備、周圍環境等進行全面有效的清潔消毒。不同區域的清潔消毒器具應避免混用。廚具、餐飲具要徹底清洗消毒,存放在密閉的清潔設施內;
(4) 餐后加強食品加工區、就餐區、人員通道、食品電梯等場所的通風、清潔和消毒頻率。避免使用***空調,定期對空氣過濾裝置進行清洗消毒。
3、食品原料檢驗
(1) 食堂要全面檢查節前儲存的食品原料,特別是食品、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劑的庫存情況,檢查制冷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現有超過保質期、未按儲存條件儲存或者霉變變質等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原料的,按照有關規定銷毀;
(2) 要嚴格執行進貨食品檢驗制度和索證索票制度,做好賬務記錄,確保食品原料來源可追溯、途徑合法。嚴禁購買未經檢疫、死亡、中毒或者死因不明的家禽、牲畜、動物、水生動物的肉類。嚴禁購買、儲存和使用亞硝酸鹽。還禁止使用加工食品,如發芽土豆、新鮮西蘭花和野生蘑菇。
4、 處理操作
(1) 嚴格執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生熟食分開存放,熟食徹底煮熟,確保熟食的溫度和時間能保證食品安全;
(2) 冷食、生鮮食品的生產、銷售不得超過批準的經營項目。對有冷食品生產銷售和生鮮食品生產銷售業務項目的食堂,在防疫期間,盡量減少冷食品和生鮮食品的加工生產,必要時按規定在專用房間內操作;
(3) 每餐成品應留樣。樣品應按品種清洗消毒后存放在專用密閉容器內。樣品應在專用制冷設備中冷藏48小時以上,每種樣品量不少于125g,由專人按規定管理,做好標識和記錄。
5、 餐飲管理
(1) 各類食堂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就餐形式,盡量避免集體用餐,選擇盒飯外賣、分餐的方式,實行分散用餐、錯時用餐。無單獨用餐條件的食堂,可選擇具有團體送餐資格的企業進行盒飯送餐;
(2) 單獨配送的,食品重新包裝地的環境應當符合要求。食品容器應當消毒。運輸設備應保持清潔。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食品的交叉污染。食品保存的溫度和時間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6、 餐具消毒
(1) 專用餐飲具清洗消毒水池,與食品原料清洗水池、與間接接觸食品的清洗用具、工具、容器分開;加強洗滌劑、消毒劑的規范管理,防止誤用;
(2) 餐具經清洗消毒后,應清潔干凈,存放在清潔設施內。食物殘渣等異物不得附著。無油污、氣泡、異味。
(3) 清潔設施應當清潔、專用、密閉,并有明顯的標識;使用開架存放餐飲具的,應當采取防護措施,防止被蟑螂、老鼠、灰塵等污染;
(4) 使用集中消毒餐飲具的食堂,應當查驗并留存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的營業執照副本和消毒資質證書復印件;集中消毒餐飲具的包裝應當標明名稱,單位地址、聯系方式、消毒日期、批號、使用年限。